「河好如初」政策座談/專家:河川髒了 整治需要百年

清大分析與環境科學研究所長周秀專表示,「活」字,是由「千口水」組成的,凸顯「水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。 圖片來源 /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
清大分析與環境科學研究所長周秀專表示,「活」字,是由「千口水」組成的,凸顯「水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。 圖片來源 /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

清大分析與環境科學研究所長周秀專表示,「活」字,是由「千口水」組成的,凸顯「水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。她表示,根據環境部的河川汙染指數(RPI),台灣有七六○多公里、高達百分之廿五的河川屬於中重度汙染,請問政府,台灣的汙水管何時才能普及到每個家戶?

五月二日在「河好如初」首場座談會中,國內汙水管接管率成為關注焦點之一。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表示,很多民眾不知道自己家裡有沒有接汙水管,也不清楚自己喝的水從哪裡來,河川水質的改善需要公私協力,而政府資訊的公開是最重要的。

「河川一旦汙染,整治需要百年以上。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河川小組執行秘書呂理德分享國外河川整治案例,包括美國五大湖區、日本琵琶湖、倫敦泰晤士河等,強調民眾的認知及態度是關鍵,呼籲透過教育及媒體的力量,重新建立民眾與河流的連結關係。

對此,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於望聖表示,政府每年投入約一百多億元加強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,台北市是目前接管率最高的都市(約七成,全台平均接管率僅四成),但因城鄉居住型態不同,現在接一根管子可能只有一點三戶,估計接管八萬戶(全國家戶數的百分之一)平均要花一四○億元。於望聖補充,政府除了著手汙水下水道接管,也從循環經濟角度看下水道建設,包括再生水及汙泥再利用處理、延長汙水處理廠的使用壽命,以及汙水處理廠邁向碳中和等。

延伸閱讀

河好如初-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好如初-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讓河流重回生命核心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讓河流重回生命核心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川治理的文化轉向:共學、共治與共感的實踐路徑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川治理的文化轉向:共學、共治與共感的實踐路徑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謙卑與回復: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謙卑與回復: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千口水的重量:看不見的污染,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千口水的重量:看不見的污染,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污水治理的進與難: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污水治理的進與難: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頭前溪: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頭前溪: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一條河的百年功課:從污染到共好,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一條河的百年功課:從污染到共好,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青年工作坊 為河川保育找解方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青年工作坊 為河川保育找解方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AI當幫手 讓大眾看見水汙染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AI當幫手 讓大眾看見水汙染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學生思考不設限 創新來自不可能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學生思考不設限 創新來自不可能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