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學生思考不設限 創新來自不可能

河好如初工作坊,以「設計思考」方式進行分組討論,是一種以人為中心、強調問題定義與創新解方的流程,適合用來解決跨領域、具複雜性與多元利害關係人的議題。當日活動由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羅際鋐和一群「苗圃計畫」的大學老師,在現場直接引導學生思考,一同為河川問題找解方。 圖片來源 /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
河好如初工作坊,以「設計思考」方式進行分組討論,是一種以人為中心、強調問題定義與創新解方的流程,適合用來解決跨領域、具複雜性與多元利害關係人的議題。當日活動由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羅際鋐和一群「苗圃計畫」的大學老師,在現場直接引導學生思考,一同為河川問題找解方。 圖片來源 /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

這是一場特殊的聚會,參與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,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,就是為台灣的河川找問題、想問題、最後解決問題。

學生分別來自大同、清華、東海、逢甲、長榮、嘉南藥理、台北商業等大學,其中還有一名中山女高的高二學生,近六十位青年學子。有些人清晨就從南部搭車北上,參加以河川保育為題的「設計思考工作坊」(Design Thinking),透過苗圃教練團的引導,為河川保育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。

在中山女高讀高二的林齊家,是這次活動中年紀最小的參加者,她說:「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,沒想到我也可以對這麼大的議題發聲。」

在國立中山大學任教的苗圃教練夏皓清說:「學生們都非常有想法,重要的是不要一開始就設限,先讓創意天馬行空。很多有價值的創新,就是從看似不可能的想像開始」。

延伸閱讀

河好如初-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好如初-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讓河流重回生命核心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讓河流重回生命核心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川治理的文化轉向:共學、共治與共感的實踐路徑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川治理的文化轉向:共學、共治與共感的實踐路徑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謙卑與回復: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謙卑與回復: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千口水的重量:看不見的污染,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千口水的重量:看不見的污染,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污水治理的進與難: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污水治理的進與難: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頭前溪: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頭前溪: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一條河的百年功課:從污染到共好,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一條河的百年功課:從污染到共好,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台南擬9月開徵家戶汙水下水道費 水費單會多這1筆費用

台南擬9月開徵家戶汙水下水道費 水費單會多這1筆費用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青年工作坊 為河川保育找解方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青年工作坊 為河川保育找解方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AI當幫手 讓大眾看見水汙染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AI當幫手 讓大眾看見水汙染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