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潭堰魚道大頭鰱爆量 學者:外來種增生如癌細胞擴散

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「大頭鰱」溯溪而上準備產卵,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,顯示河川豐富生態。記者張策/攝影
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「大頭鰱」溯溪而上準備產卵,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,顯示河川豐富生態。記者張策/攝影

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「大頭鰱」溯溪而上,引發民眾議論,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、河川豐富生態的說法遭質疑。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義雄教授說,水域生態沒整治好,外來種大頭鰱大量增生如「癌細胞擴散」,適得其反。

新北市水利局河川工程科長傅光維日前說,這是碧潭堰首次有大頭鰱這類大型魚種洄游,凸顯生態豐富,魚道發揮功效。

台灣河溪網協會、中華民國溪流環境協會、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、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發出共同聲明,指魚群利用人工魚道移動的現象,不應擴大詮釋為「凸顯生態豐富」,且大頭鰱為外來種,利用人工魚道溯溪而上的景象,並非所謂「洄游產卵」。

學者陳義雄則以學術專業分析,他說,水利單位以為有魚可游就好,殊不知引為亮點的大頭鰱根本是水產養殖引入的外來魚類,該河段本土魚類很少,吳郭魚也為數也很高。

陳義雄表示,水利單位通暢水域魚道原本是好事一樁,但錯誤的外來種不移除,水域生態沒整治,外來種等於增加如癌細胞擴散一般,生態適得其反。

「這區生態已經生病了,要大幅打通任督二脈之前,要先標靶治療,去除外來種的癌細胞,避免擴散全身,不然會死得更快。」陳義雄建議,農業保育單位要介入,下游外來種的淪陷區要先治病,再來打通生態廊道才對。

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「大頭鰱」溯溪而上準備產卵,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,顯示河川豐富生態。記者張策/攝影
新店碧潭堰月初出現逾千尾「大頭鰱」溯溪而上準備產卵,新北市水利局指新建的人工魚道發揮功效,顯示河川豐富生態。記者張策/攝影

延伸閱讀

河好如初-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好如初-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永續新世代的整合性流域管理 從優秀到卓越管理的新思維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讓河流重回生命核心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讓河流重回生命核心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川治理的文化轉向:共學、共治與共感的實踐路徑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河川治理的文化轉向:共學、共治與共感的實踐路徑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謙卑與回復: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謙卑與回復:為河川尋回自然尊嚴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千口水的重量:看不見的污染,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千口水的重量:看不見的污染,沉默的風險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污水治理的進與難: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污水治理的進與難:從生活品質到河川保育的系統挑戰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頭前溪: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頭前溪:一條被高度倚賴卻被忽略的河流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一條河的百年功課:從污染到共好,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一條河的百年功課:從污染到共好,從倡議到行動_河川永續座談會紀實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青年工作坊 為河川保育找解方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青年工作坊 為河川保育找解方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AI當幫手 讓大眾看見水汙染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AI當幫手 讓大眾看見水汙染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學生思考不設限 創新來自不可能

「河好如初」設計思考/學生思考不設限 創新來自不可能

more